分享有趣的旅游事迹和大家专业权威的旅游玩法,上http://www.gtjtp.com/

感觉来敦煌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 精选

  • 旅游攻略
  • 2022-11-23 11:15:01
  • 来源:旅游网
  • 作者:景点介绍玩家
优质回答:

作为一个旅游从业者对这问题的看法是,这个问题不止是在敦煌地区有所感受,而是在中国全境。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人物质生活的丰富,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内游、出境游人数都出现快速增长;甚至可以用“井喷”这个词来形容。但是与国内游,出境游相比,外国人入境游的发展却极为缓慢(注意,这里的用词是缓慢,不是减少),最近这两年来我们中国旅游的入境游客越来越少(与往年入境游客数比较而言)。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说起我们中国的旅游景点,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了解太少,能想到的也许只有长城和故宫,而对于我们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不太了解。以为我们中国只有故宫和长城这两个景点,并且说起中国大家都会想到北京首都,很多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一些古城景区不甚了解。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旅游事业境外推广做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即使他来我们中国旅游,也只是在北京或者上海,西安这些城市游玩一圈就回去了。

其次,有可能是因为,来我们中国旅游的体验感太差,在旅游的过程当中,有时会觉得欣赏的不是风景,而是人山人海,如果正好碰到中国的节假日,那么在景区的寸步难行的镜头,别说外国友人,就连国人自己,都会望而却步。门票过贵却得不到相对应的旅游体验,而部分旅游景区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中国旅游的国际口碑大打折扣,这让相当一部分入境游客觉得旅游的体验感太差,所以就不喜欢来旅游了。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外国人入境门槛设置得过高,很多外国游客觉得来我们中国旅游非常麻烦,申请签证也很繁琐。

综上所述,外国友人渐渐也就放弃了来我国旅游的想法。当然也包括充满美丽神奇色彩的敦煌。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真心感谢

其他网友观点

今年二月份千里迢迢来到敦煌莫高窟,本以为会大饱眼福,但排了一个多小时队只看到了几个窟(其他窟不对外开放)半个小时就草草结束了。在敦煌的二天里,只有在鸣沙山遇到一位老外。这么差劲的旅游体验必定口口相传,别说老外不來,就是国内游客也必定慢慢减少

其他网友观点

非常喜欢中国西北,特别是甘肃。敦煌我已经去过两次很喜欢。

优点就不提了,说说缺点。

单纯对于莫高窟而言,旅游体验差。门票购买繁琐。

去莫高窟并不方便,出租车也随意要价。我去贵州荔波,到大小七孔景区有公交车,只要7元人民币,县城里多个上车点。敦煌这么多年,居然还是破旧中巴,人挤人,一个上车点。在这里,我看到了利益链。

这些都会让人的体验不太舒服。其实我个人还很不喜欢敦煌对道路的限速,感觉很难以正常的公里数估摸时间。给我的旅行增加难度。

有些道路那么宽阔,限速30真的很晕啊。

敦煌留不住游客,旅游项目单薄。除了鸣沙山和莫高窟,也没什么好玩。这两个景区本身玩的东西太少。

在这里我要提一提宁夏中卫的沙坡头,真的是太好玩了。为什么不向兄弟省份学习,开一些沙漠上的游玩项目?让游客有更多丰富的体验?

吃上面没什么好挑剔的。夜市虽然比别的地方贵,但还是能接受。倒是当地人太实诚,总觉得我们游客去夜市是被宰,为我们愤愤不平。我建议转变观念。贵一点没什么 ,提升服务就好

最后谈谈老外少的问题。我想我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诸多不便,老外游玩体验就更是这样了。另外我觉得老外喜欢海岛多一些,对沙漠兴趣少也是关键。

我有很多亲戚在美国。我总是推荐他们去中国西北玩,可他们都不愿意去。在他们的印象里,西北就是落后荒蛮,没什么好去的。他们宁可去张家界这种地方。

当然,我还是会不遗余力推荐西北。去过才知道,有多好

图三是我去贵州和桂林的民宿照片。我想说,这两个地方理念已经提升了。就是用好的服务赚更多钱。西北在这点上思想还是落伍的。

比如我去敦煌携程定的房间。300左右一间,结果后来告诉我降价了,还退给我钱。我在贵州住500的民宿,条件好不觉得贵。敦煌住上200的宾馆觉得不好,条件差。这背后就是理念的差距。

敦煌人似乎只看到价格,没想过用服务赚钱。建议派人出去多走走,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其他网友观点

我8月底去了一趟莫高窟和鸣沙山。感觉就是本来轻松自在的旅游都被疯狂的产业化旅游搞坏了。

第一是莫高窟,千年文物,保护的过度已经失去了欣赏的快乐。先说门票,A票(238元)是每天限量6千张,都是网上预约。也只能看8个普通的窟。B票只能看4个窟,C票更是只能在数字中心看看视频。一些品质比较高的窟叫特窟,平时根本不开放,即便运气好赶上能够在小牌坊那儿办票,200元每窟的价格谁受得了?

再说体验。我在网上提前一周办了A票。进去先存包,存包出真不知道怎么走的,转了一圈回到了出口。好歹解释才让我又安检一遍进去。先看视频,然后乘大巴摆渡车走大概半个小时才进入窟区,同行的有很多孩子,真不明白家长带屁事不懂的小孩子到莫高窟看啥。又排了大概半个小时的队。等讲解耳机和导游。导游很专业,都是敦煌研究院的研究生,知识很丰富,库区原来的外墙、地面以及开凿痕迹,全部被解放军施工的保护色外墙皮封裹了,除了九层楼附近,别的外墙啥也看不见。然后根据号码进入随机的8个窟。导游讲解,讲解的核心是壁画,很精彩。但是之前几十年的开放破坏的很严重。低处的壁画很多被刻画涂抹。用玻璃架子都封上了,很多窟只能看高处的壁画。导游讲解完8个窟,走到九层楼,然后就解散了队伍,收回耳机。这时候再想回去看文物展览已经进不去了。时间被这些过程挤占很厉害,再想看美术馆等别的展馆已经来不及(景区最长只能停留3小时),只能灰溜溜的坐摆渡车回去。

全是些低素质的游客。被导游忽悠去挨宰。真正感兴趣的、懂的去不了进不去,进去的全是没有任何感受和感觉的游客。口碑自然越来越差。

再说鸣沙山,风景没的说,但水已经是党河的补水,臭臭的驼队反客为主,每峰骆驼100,中间驼倌还几次停留给游客拍照。我还看见一个驼倌打骆驼,骆驼好可怜。这种被产业搞坏了的人文环境,老外自然不喜。莫高窟和月牙泉,我也是基本没看见老外。






其他网友观点

外国人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旅游市场混乱,没人管,套路太深,收费太高,还有摆渡车,饭店酒店太贵,所以,国人都不愿意去,别说外国人了!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人口多,旅游风景点也多。景区不在服务管理上下气力,而在分等级收钱上动脑子,不是吗,挂个5A,堂而皇之收费二百元以上,至于景点小吃饮料更是贵的离谱。今年许多景点玩起了躲猫猫,普遍把景区收费站,停車场修在三,五公里之外。明眼人一想便知,把游人和自驾游车堵在大远地方,让你统统坐景区摆渡车,景区门票国家规定老年人,残疾人,军警,学生,儿童要减免票,免票人群的钱收不来。那对摆渡车没规定吧,5到15分钟车程收费四、五十元到七.八十元,所有人一个不免费!让你有苦说不出。真个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外国人来的少,外国人也会算帐,钱多了捐慈善机构,图个心情愉快。让你不明不白的宰,心里堵的慌,旅游玩心情,让人心情不好还不如不来,不玩。个人酌见,供大家探讨。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一个自驾资深旅游者我最有发言权景区票价太贵,套路太多,处处是坑,服务一般,当地人的蛮横不讲理,别说老外不愿意去,就连我这个爱好旅游的,到大型景区都是再三犹豫或者干脆不去。那种非去不可的欲望几乎没有。为什么呢?就因为上当太多。

其他网友观点

我给你们说说重点吧!人少的原因是门票和收获不成正比,我花那么多钱进景区进来后只能看有限的几个窟室,其它的一直保护维修……但是一些有特权的人却可以看更多的窟室。花同样的门票却受到不一样的对待,感觉这里的旅游体验特别差……还有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九十元的门票不便宜。外地游客车只能开到售票处停车场,要么掏30块坐景区的摆渡车要么就是步行三公里,当你步行的途中却发现本地牌照的车是可以随意行驶的。感觉又一次被区别对待了……

其他网友观点

正好上个月有机会到敦煌游览,那是为了完成我的夙愿,就是要将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游览一遍。

1980年就游览了龙门石窟,2012年游览了云冈石窟,今年将敦煌石窟与麦积山石窟都游览了一遍,完成了我的夙愿。

几个石窟各有千秋,确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至于说敦煌石窟游览的老外越来越少,这也正常,很多地方会形成新的旅游热点。

就拿30多年以前大家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现在似乎这种说法很少流传。

有了新的旅游景点,使得过去名闻遐迩的景点,现在不那么出名也是正常,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也。

其他网友观点

敦煌之旅,惟苍茫岁月之洗礼,惟华夏魂魄之浸润,须要摒弃为宣传而宣传、为教育而教育、为厉害而厉害的陈腔滥调。

海外游客,应该知晓,追随崇高神圣信仰而远离甚嚣尘上、亲情世俗,岂止伟大,遑论荣耀?

弘一大师坐化时刻,留下四字偈语:“悲喜交集”—— 初谒敦煌半晌无语,大喜大悲涌上心头,人生一世概莫能外。

99%的人还看了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