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贵在创新。
发端于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绘画进入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古典写实主义为主流的西方绘画已经达到了后人无可逾越的巅峰。西方艺术家们穷尽智慧探究新的绘画艺术途径和模式,超现实主义绘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与古典写实主义绘画迴然不同,超现实主义引用拼贴方法,在绘画中植入大胆丰富的想象和魔幻怪诞般的图景,令人耳目一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审美需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渴望,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当今西方最受欢迎的绘画艺术流派。
超现实主义问世一百多年来,涌现出众多大师级的艺术家。马格利特、米罗、卢梭、恩斯特、达利、贾科梅蒂、弗里达·卡洛、毕加索等都是在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上做出贡献有较大影响的画家。这其中的达利,更是一位成就突出的集大成者。
达利(1904一1989),和马蒂斯、毕加索齐名的西班牙画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时是最有影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达利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超现实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他把古典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印象派对光和色彩的运用和抽象派的想象几乎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以“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卓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惊世骇俗的艺术创造力”给人以“亲切的感觉、无限的联想、别致的好奇、智慧的思考和美的享受”。卡利被誉为“绘画雕塑界的魔幻大师”
众所周知,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在艺术领域,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艺术流派,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发展中,艺术家也从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为大家来盘点超现实主义流派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
达利达利是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的形象方面,为超现实主义、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一直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而闻名。年轻时,达利曾经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其间,他的作品反映出多种的艺术风格,也显示出他作为画家的非凡才气。
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达利的画风才日趋成熟。首先是他吸收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ngmund Freud)的思想理念,弗洛伊德曾在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说过:“当我们的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才会活跃起来。”其次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正努力证明着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在达利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把现实世界中不连贯的片断混合在一起。 达利喜欢描绘梦境中的景象,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
在艺术创作上,达利毕生孜孜不倦地、准确地刻画着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因为他相信,惟有借助于艺术创作,才能使他自己的潜意识恣意驰骋,才能使他自己摆脱人类理性的束缚。他沉醉于梦境和幻想的世界里,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常常引发的冲突,似乎引导达利走上了超现实主义的道路。正如他的作品《奇境中的艾丽斯》中的艾丽斯一样,达利经历了漫长的梦之苦旅,但是达利始终坚信,只有梦才能真实地、准确地、有意义地表现其个性。
《奇境中的艾丽斯》
马格利特马格利特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如《戴黑帽的男人》,他影响了今日许多插画风格。
马格利特出生于埃诺省莱西纳,是裁缝父亲内浦马格列特的长子,母亲则做女帽的销售。童年时常常搬家,10岁时就开始学画,1912年母亲投河(桑布尔河)自杀,原因不明。当其母亲的尸体被捞上来时,马格列特当时在场,母亲浮尸时被衣饰覆盖著脸部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令他在1927年至1928年所的画的人物也是被衣布覆盖著脸孔,包括《爱人》,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解释。
马格利特青年时曾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就学两年,1918年毕业后在壁纸工厂负责花纹设计。1919年,他开始对未来主义和奥费立体主义产生兴趣,并受到大他十岁的意大利画家基里诃的影响,开始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1922年他与童年玩伴乔吉特·伯婕结婚。1926年,他开始全职绘画,并于同年画成《迷失的骑师》,为第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并在192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的个人画展,但遭到大量侮辱性的批评,这次失败使他感到郁闷,于是他决定移居巴黎。
1927年到1930年间,马格利特移居到巴黎。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安德烈比图,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者的行列,大量创造出具有神秘语意的迷人画作,同时也为许多时装海报或乐谱封面进行商业平面设计。1936年他的作品曾到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展出,后来又在1965年现代艺术博物馆、199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回顾展。
晚年的马格利特定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67年8月15日因胰脏癌病逝,死后葬在苏哈比公墓。自1960年代起,马格列特的作品引起公众的高度兴趣,更影响普普艺术、简约主义及概念主义。在2005年,他被列举为“大比利时人”瓦隆区的第九位,在佛罗明区的第十八位。
米罗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米罗的创作表现方式是有意的打乱知觉的正常秩序,在直觉式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因此在它的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主要的作品有《向鸟投石子的人》、《荷兰式家居室内》等。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一个要素。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米罗是非常多产的,画风始终如一而又多样变化。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难。早期作品受塞尚、梵高和毕加索及野兽派画家的影响,作品或带有极为精雅的色彩和线条的运动,或具有立体主义的作风。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难的一些方面,从《哈里昆的狂欢》的复杂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鸟一石子》这类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单纯性。1928年,他访问了荷兰,受到荷兰少有的几个大师的影响。他制作了一系列的绘画,题名为荷兰的室内,那是从真实到幻想变形的实例。
《哈里昆的狂欢》马克斯·恩斯特是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恩斯特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他在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均居于主导地位。他的作品所展现的丰富而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对世界的荒诞之感,汲取自日耳曼浪漫主义和虚幻艺术的梦幻般的诗情画意氛围,令全世界惊异不已。这位不知疲倦的发明家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表现手法:他运用拼贴画、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于创造一个多变、彩色的虚幻世界。被誉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艺术家。
恩斯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画家,他的创作给了恩斯特以一定的艺术熏陶。恩斯特在童年时受到了古都怪异传说的影响,加上自身的敏感,产生了各种幻觉。这些都成为了他日后进行幻想性绘画创作的源泉所在。恩斯特曾在书中记录过幼时体验的幻觉及特质,幻觉是他艺术表现的基础,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恩斯特还曾在波恩大学学习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艺术史、以及德国文学。他对当时新兴的精神学极为感兴趣,经常出入于精神病院,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研究。
1919至1921年,恩斯特创作了达达主义的物件拼贴画、素描以及照片镶嵌画作品。他同让·阿尔普和约翰内斯·巴尔盖德共同创作出一种“集体拼贴法”,预示出了所谓的“优美的尸体”。1920年,他遇到了保罗·艾吕雅,并为后者的诗歌创作了插图,并将未来的超现实主义者们搬上了画布《在朋友的会面中》。自1923年起,他使用“意识流记述法”进行创作,力图展示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世界。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所谓“幻觉主题”,在恩斯特的作品中也产生了共鸣。他利用色彩和变形的手段,创造出了梦幻般的景致:“充满了植物与动物遗迹的凝结物。”同时,他还描绘被撕碎的形体,离奇的动物及幽灵般的女性形象。
1925年,他首创擦印画法,用薄纸描摹出板材表面的凹槽,以此来“激发视觉的能力”。恩斯特逐步使用其他方法,创作了刮擦画、纸贴画和小说拼贴画及移印画等1942年,当他在美国时,通过《被一只飞起的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苍蝇所惊呆的年轻人》这部作品,创造出一种名为“浇筑”的技法,后来被杰克逊·波洛克所系统地使用。恩斯特还钟情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艺术和面具造型,将其形式融入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了如《星空下的舞者》等作品。
保罗·德尔沃保尔·德尔沃属于第二代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大半生是在布鲁塞尔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接受16世纪意大利风格主义绘画的影响,加上他早年画过一些古典建筑,使他后来在超现实主义这条道上,构成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 大约于1935年,他参加了超现实主义行列。最初受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影响,后来又全力追随意大利画家契里柯的梦游神式的幻景。此外,比利时人马格里特也是他崇拜的画家之一。他一生所画的题材总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表现;二是以维多利亚式的古典建筑为背景,把事物处理在不可思议的时间、地点和空间里,让人观后隐隐感到有一种幻想欲望。
保罗·德尔沃 《民众的呼声》 1948年 比利时他曾长期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直到1935年前后,他一直徘徊于新印象派和表现派之间。在该时期中,受乔治·德·基里柯和和内·马格利特的双重影响在使他明白自己处境的同时,还促使他加入了超现实主义派。从那以后,他的目的不再是重现外部世界,为它录下真实的形象,而是发掘自身生活深处的亲切、秘密方面.客观现实只有在作为他梦幻的环境时,才会引起他的兴趣。就是在梦幻之中,产生了地点和人物的奇特相遇.无论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它们的相互对比,都成为往往郁郁不乐的诗歌。庙宇,月亮城,马路或公共广场,无家具的房间,在这些环境中,我们看到同一类型的妇女。她们年青漂亮,时而裸体,时而穿着镶有花边和树叶的衣服,或者大褶长裙。这种人物形象时时萦绕在画家的心头。
他的全部作品除去几幅草图都在满足他接近一个理想人物的要求。由于形势的反常和颠倒,这一理想人物似乎在追赶他,而未能与他会合。超现实主义,这一动员本能和下意识去进行的人的解放运动,在表现方法和绘画技巧上,因自称为该派成员的画家情况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德尔沃的风格比马克斯·恩斯特或若安·米罗要现实很多,与基里柯相似。不过,基里柯的技巧是生硬的,朴实无华的,故意画得可怜巴巴的;德尔沃则是位抒情诗人,严守弗拉芒祖先对和谐之形的爱好。他画得很仔细,不过,过多的细枝末节,小故事,过分加工的背景,有时分散了他对鲜艳色彩的热爱。一些非常漂亮的水彩画使他的艺术可以说在方法上是古典主义,思想上是超现实主义变得更加完整。
伊夫·唐吉伊夫·唐吉是法国早期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对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有影响,包括野口勇,David Hare和罗伯特·马塔。伊夫·唐吉,全名是雷蒙德·乔治斯·伊夫·唐吉,于1900年1月5日在法国巴黎出生,在年幼时与亨利·马蒂斯的儿子皮埃尔结识。
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景,让人联想起乔治·德·基里科,将心理学和个人象征主义的主题与具体、精确的意象相结合。与其他超现实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呈现的是高度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实现了具有可信度的幻想的场景。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Mama, Papa is Wounded! (1927)》,这是一个灰蓝色的构图,上面描绘了一个神秘的荒原,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焦虑。
在谈到他的艺术创作过程时,他说:“这幅画在我眼前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惊喜。正式因为这样,我才有了完全自由的感觉,因此我无法预先制定一个计划或做出草图。”
其他网友观点超现实主义是个流派,也可以说是个团体,起先围绕着一批艺术家、作家和诗人进行活动,然而因其特殊的战争年代的时代背景,使其承载了部分人类在困苦中的顽强,更加之许多后世注明的艺术家都与这个流派有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使得超现实主义在大众中的声望亦很高。
这个团体一度因为安德烈布列东的“独裁”举动而引起不少纷争,虽然布列东以其天才的个人志趣奠定了超现实主义前期发展的基础,但期间许多知名艺术家与超现实主义的决裂也是因为布列东的独断专行。
超现实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格利特后来便因与布列东决裂而与超现实主义的后期发展渐行渐远,另一位瑞士艺术大师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年10月10日-1966年1月1日)也经历过超现实主义的阶段(因此也有人将超现实主义戏称为大师培训中心):1925-1935年,这期间贾科梅蒂延续“空间雕塑”的概念,试图在作品中延续“虚空”这一逻辑:
以上两幅作品分别叫做《手捧虚空》和《凌晨四点的宫殿》,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贾科梅蒂的作品与后来发展的瘦削的人体雕塑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虚空和对于人的本质的关注使得其有“存在主义”艺术家之名。
许多艺术家也都与超现实主义相关,如毕加索及其好友比卡比亚,以及另外两位西班牙艺术家,胡安米罗和达利。马蒂斯虽然与超现实主义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但他的儿子 Pierre Matisse却是另一位艺术家Yves Tanguy(1900-1955)的重要资助人,以布列东的话说,Yves Tanguy的作品发展了超现实主义“物”的概念,一些作品:
还有一些艺术家本身与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并无直接关系,可能只与其中个别艺术家有过来往,却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的一份子,比如比利时艺术家Paul Delvaux(1897-1994):
略微看几张艺术家的作品,能看出其中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相似性,奈何艺术家本人并不希望与超现实主义有直接关系。而有些经历过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却极力想发展自己的风格,进而与其渐行渐远,如“形而上学画派”创始人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在1925年便转向了更为个人的研究方向,然而后期的作品我们仍然能显著的感受到“超现实”个性:
五张图中,前两张是基里科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延续着“物”的概念,而在后期则发展出了显然更为复杂的创作理念,艺术家信奉神秘和不确定,可惜,从世俗的角度而言,基里科后期的作品始终没能让艺术家回到超现实主义时期所拥有的赞誉高峰。
总而言之,从总体艺术史的角度,超现实主义是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流派,不止因为涉及到的重要艺术家很多,同时更是因为“先锋派”的理念和精神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而对“物”的概念的研究,也促使了晚近些的达达主义走向了更为彻底的颠覆,使得“现成品”概念的诞生成为可能。
其他网友观点有一位德国画家 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1891—1976),他是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蕴含丰富的想象力和梦幻般的形象。他的艺术表现手法亦层出不迭:拼贴画、摩擦法、拓印法、刮擦法……,因此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
1922年,31岁的马克思·恩斯特离开家乡德国科隆来到巴黎,追寻艺术梦想。
当时法国作家布雷顿宣布达达运动已死,艺术创作新的源泉是人的本能、梦幻和下意识。
不少艺术家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作为哲学依据,把毫不相干、杂乱无章、潜意识里梦幻的东西凑在一起,用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表现手法,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开始了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的艺术创作。
在科隆时,恩斯特已经开始尝试突破达达主义惯用的拼贴手法,创作了充满想象力、怪诞的油画《西里伯斯岛大象》(L’Éléphant Célèbes)和《俄狄浦斯·雷克斯》(Œdipus Rex)。见下图一和下图二。
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这幅《愚比皇帝》(Ubu Imperator)是恩斯特来到巴黎后第二年的作品,标志着恩斯特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创作阵营。
画面上,蓝天白云下,披着满头绿发的愚比皇帝立在一片荒蛮之地,他红色的身体躯干和脑袋像是金属铸造车间的模具,锥立的下半身型似陀螺,摆出吃惊的手势和表情,左手边还有一根悬浮的针,好似他的权杖。
1927年,恩斯特在《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上发表《半梦半醒间的幻象》一文,他描述说:“我很清楚地认出那个奇怪的物体是我父亲。他使出浑身解数,让这个讨厌的陀螺在我床边旋转、弹跳,他有魔法激活陀螺体内蕴含的所有暴力。”
愚比是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1896年完成的荒诞木偶剧《愚比王》中的经典人物,他弑君篡位争夺权力,之后又滥用权力、迷恋权力,是一个满嘴脏话、随心随欲、贪婪、自负、滑稽的形象。
《愚比王》与《愚比龟》《愚比囚》构成了愚比三部曲,作为经典剧目,毕加索、米罗、达利等艺术家也以此题材绘制了大量风格荒诞的作品。
其他网友观点超现实主义绘画所描绘的不是眼前所看到的现实中的事物,而是表现梦境、潜意识、幻觉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跟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的孙子就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叫lucian frued。
世界上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最著名的就是西班牙人达利,他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我们来看达利的作品。
《记忆的水仙》
这幅画的构思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讲的是王子爱上自己的影子,后来众神把他化着池塘里的水仙,而达利在他的画里把水仙长在一颗破壳的蛋上,下面有一只手托着,画面给人的感觉是焦虑,“蛋”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是有象征意义的,读过的人就知道。
另一个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是德尔沃,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的神秘感,眼神迷茫、身材修长的女子,希腊或者古罗马的建筑,都市的街头、月夜的车站,偶尔出现的神秘男子。有人说感觉焦虑,也有人说是孤独和安静。
看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也许就是超现实主义的魅力。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分离出来的一支艺术运动。这个主义的主张包括:排除惯例与系统、绝弃理性主义、活用弗罗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接受实验、接受自动技巧,以及在创作上以幻想、幻觉、错觉与梦境来引导。超现实主义在开拓绘画领域上有很大的贡献,也成为开启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金钥匙。
这里我着重介绍我个人很喜欢的三位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画家
马格利特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往往赋予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的意义与象征,引领观赏者进入感官的神秘世界。马格利特的绘画技巧极为精密,其逼真的写实主义手法,与物体不按常规的摆放方式,形成了嘲弄般的对比。他的绘画从有趣到怪诞,不着痕迹地表露了他的慧黠及睿智,更巩固了其在超现实主义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达利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绘画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享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盛誉。他所创造的奇怪、梦呓般的形象,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非凡的力量,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对于达利的创作素来争议不断,不论外行人或评论家,都对他的作品既着迷又生气。他所创造的艺术典型千变万化,有对对象的批判反动,也有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探索。喜欢他的人赞扬达利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讨厌他的人不屑于他过度追求金钱的态度。他能在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与阶层、鉴赏品味各异的人们心目中,拥有历久不衰的美誉,足见他对当代艺术影响之深且大。
米罗是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
他以简约再简约的创作手法,将人、事、物彻底简化,营造一种童趣、甜蜜的趣味,创造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
超现实主义画家
“超现实主义”是1924年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在巴黎发起的艺术和文学运动,他还表了自己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这个运动的特点是使用古怪、非逻辑和梦幻般的幻想,寻求让观众震惊的效果。其中,达利、恩斯特、马格里特、米罗、基里科、德尔沃、皮卡比亚都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也是重要的画家。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美国画家杜尚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他的“达达主义”是推翻过去艺术的传统价值,把“现成品”引入艺术。然而,“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有着高度的影响,比如画家波洛克、德库宁的画风。超现实主义画派强调的是偶然、即兴的灵感,而不是深思熟虑,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就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任何人初次欣赏达利的油画作品,都会感觉这简直就是动漫图像,看起来生涩难懂,达利在画中运用了很多科技元素,比如,那幅《由飞舞的蜜蜂引起的梦》画中一条鱼从石榴中蹦出来,鱼的口中又吐出一只老虎,老虎和枪上的刺刀正戳向下一秒即会醒来的裸女,以这样怪异的实物表现出惊醒前的梦是怎样的内容,整幅画作,达利运用了浅显的超现实主义及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表达以裸体女人为主角的梦境。
超现实主义画家喜欢把现实、潜意识和梦境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情境,完全不再受道德的束缚。所以,我们不能再认为超现实主义油画表现的主题完全和现实无关,达利的作品也是结合现实的,他也需要女模特的配合才能完成创作,同时也需要现实场景来丰富作品的画面,只不过,他的构图立意显的极度新奇,把人们没有看过的景象在画面中展现出来,比如,原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鱼的口中吐出老虎,而鱼和老虎是现实中存在的。
除了达利之外,超现实主义画家德尔沃却喜欢“裸女”题材,他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地描绘心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画中,女人是城市的主体,只不过,女人的形象和现实中的活人不同,她们显的和阴间的幽灵一样,动作停滞、表情木然、苍白的肌肤,她们散布在画中城市的各个角落,整幅画就像一个梦幻而诡异的女人迷宫,在现实中带有超现实的幻想之美,引人入胜。所以说,超现实主义画家的画风也是多样化的,而不全都是像达利的画风那样怪异。
超现实主义画家具有非凡想象力,意在摆脱世界的秩序,其中大多为无意识的,比如,JUAN FORD在灼画时总是大脑放空
勒内•马格利特
这些画天才能画出,但天才无法解释。这就是超现实的奇妙,它来自潜意识的自发操控。
第二Frida Kahlo是一位冷门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自己看多么不现实
最后我认为人类的潜意识无穷想法是人类的思考方式的产物无法理解
其他网友观点战争造成的废墟与破败,经济的萧条,世态凄凉的社会让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民众故而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续。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梦幻,以脱离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超现实主义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于1922年前后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占据了当时艺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代表画家有:米罗、恩斯特、马格里特、达利、保尔德尔沃、马森克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者们认为:“现实与梦幻相结合的事物、场景,才是事物本质最真实的表现,时间、空间、质量,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将被重新定义,或是根本就没有意义”。从而将潜意识的魔幻式思维与现实相统一。
神秘与死亡,荒诞与恐怖,凝固的空间,停止流淌的时间,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梦境中被扭曲、撕碎。时间和空间在没有逻辑性的梦境中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随意拼接,一切物质在梦幻中已失去应有的特征和规律。
米罗(1893—1984),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
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1.21-1967.8.15),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
唐吉 (1900-1955年)
伊夫·唐吉出生于巴黎。一次偶然看到基里科的画后突然转向绘画。这个根本不会画画的人一下子冲进一个完全独立于真实世界的内部天地,完全自由地创造。他不需要使用任何画法,也不要任何借口,自然孤独地生活在精神世界之中,并且成功地表现了它的秘密。
把艺术从“偶然”和“反常”中加以提升,达到了一种幻境式的奇妙效果。
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说一下超现实主义画派诞生于一个比较独特的时代,诞生与一战以后,世界变得颓废,凋零,充满负能量,使人们厌世,超现实主义真正的诞生时间是1924年的法国,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讲的是将梦幻与现实结合的才是正真的现实,他们把生死相结合,表现出来的是,怪诞,离奇,恐惧,这是他们能找到慰籍的寄托!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将超写实跟超现实闹混了,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
再有就是那个时代诞生的画家也是很有才的,他们的画总能击到人们内心,他们的画如此真实,如此梦幻,真的是很离奇怪诞
有名的画家有几个,他们分别有米罗,达利、恩斯特、马格里特(Magritte)、伊夫·唐吉、保尔 德尔沃、马森·克利等人,他们的画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很怪诞离奇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