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并且很好吃。还摘过。
蕨菜是一种经常入诗的植物,诗经里就写过它。有个女子,在南山一边心神不宁地采蕨,一边地想着,啥时候才能见到心上人——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还有唐代的钱起说:对酒溪霞晚,家人采蕨还。
和我们住在白云山下的时光一样,也是将近黄昏时, 刚好下班了,就先上山去采蕨,然后再带回家。
据说蕨菜是一种四亿多年前就有的植物。那个时期叫泥盆纪,羊齿植物——蕨,出现在地球上,那时的蕨是高大的乔木型木本植物,它们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初的森林,之后又成为恐龙的食品。
那时候人类还远远没有出现呢。想想也很可怕,这是一种如此古老的植物,不,食物。带着带着史前期古生代的回忆。要生长了很多很多年,漫长的岁月,等到人类出现之后,便和恐龙一样爱上了这种食物。
当然把它从植物变成蔬菜,再变成粮食,需要的工续并不少。首先,洗净煮熟后,要把每棵蕨菜芽撕或切成两瓣,再用水泡两天,这个过程至为复杂,原因是为了泡去其毒素,然后才能像正常的菜那样或炒或凉拌。但近年仍有人说即使经过制作的蕨菜也不安全,仍含有毒素,这就有待考究了。
无论如何,蕨菜毕竟有着奇妙的口感,它含有粘液,能使它把味道常常地吸附在身上。同时又有明显的纤维感,嚼起来有所阻隔,很耐回味。
几年前住在白云山脚,每逢春天,上山采蕨菜是一个必行的惯例。在山里采摘的野菜,甚至还不止是蕨菜,还有同事在山里挖过五指毛桃,还听说有人摘了蒲公英的叶子回去吃,总之,春天的时候,我们那些上山的同事,都露出了偶蹄目动物的眼光。
其他网友观点对于我们这些山里人来说,山野菜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这个肯定是能吃的。而且味道很好吃,我们这边一到春天的时候都去山上采了吃。蕨菜的功效和作用就不说了。农村人也不知道这些,只知道好吃。
做法一:凉拌蕨菜,凉拌蕨菜很简单,用开水过一下,然后把把葱姜蒜辣椒盐等等用油炸一下,再浇上去拌一下就可以了,很好吃脆脆的很滑。
做法二:腊肉炒蕨菜,腊肉是我们张家界湘西这边最喜欢吃的肉类了,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就要杀年猪了,然后挂上去,用柴火熏,要熏好几个月。腊肉炒蕨菜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腊肉炒熟,然后再把蕨菜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锅里一起炒,差不多熟了就把调料都放进去,一起翻炒一会就出锅。非常好吃,有蕨菜的野味,蕨菜怎么做都是很滑的。还有腊肉的肉香,加上柴火熏的味道。要流口水了。
做法三:鸡胗炒蕨菜,这个做法和腊肉炒蕨菜超差不多,做法一样,先炒鸡胗,然后蕨菜。也很好吃,只不过农村人一般不这么吃,因为没有那么多鸡胗啊。只有饭馆里才有。
蕨菜新鲜的做法很多就不一一说了,春天山里的蕨菜很多,吃不完,我们就把蕨菜晒干,做成蕨菜干,到冬天腊月的时候,就用它来炖肉,炖肉的时候放一些蕨菜干,那简直是人间美味,有肉的香气,再加上蕨菜带的春天的清新淡雅的味道,蕨菜的嚼劲。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山里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以前老一辈人没有饭吃,只能想尽办法在山上找吃的。蕨根肯定是不能放过的。把蕨根挖出来打成粉——蕨根粉。这个很多人在一些粉丝馆面馆里吃过,不过那些都不是正宗的,里面大部分是面粉,米粉,蕨根粉很少,只加了一点点,根本吃不出蕨根粉的味道。
野生蕨根粉很贵,而且产量少,没有人愿意做,现在是有价无货,做起来也很麻烦,真正的野生蕨根粉我们这边卖到了七八十一斤了。我们这边蕨根粉很多人是冲水喝的,很好吃。比葛根粉好吃。还有做成粉条的。
蕨菜可以说是全身都可以吃,但要是嫩芽,老了就不能吃了。
我是农村人,我为农村代言。
其他网友观点蕨菜对我们这种农村人来讲都知道好吃,这里老乡们把蕨菜叫"郎机",每逢开春季节小山坡上,。權木从中,山边地头都能看到,以前我们清明节前后,去给前辈扫墓时,总能看到大片蕨菜,我总会拔一点来,清洗干净,用开水悼下水,可以炒笋丝肉丝,特别炒腊肉味道更佳,因蕨菜嫩芽,有一种粘液,炒腊肉吃特香脆,还有村民们在旺季时,摘回来很多,一下子又吃不完,就悼下水,晒干,保存,到日后用水一泡,炒腊肉吃味道鲜美,后来听说常吃蕨菜容易致癌报导后,就不太去吃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去查阅了有关资料显示,
"蕨菜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摄入蕨菜会增加癌症发病风险,但并不代表一定会引发癌症,而且正确,适量食用烹饪过的蕨菜一般不会致癌"。
蕨菜不是不能食用,而是要有正确处理方法,在清洗后蕨菜,用沸水悼一下,捞出来备用,再用来炒菜,如果想凉拌蕨菜话,再好能加点醋,因为蕨菜经沸水悼水后,以及加醋等方法食用,能把蕨菜里有害成分消除掉,这样食用还是安全的,
因为蕨菜营养成分比
较多,它有抑菌,降压,能促进肠道蠕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只要我们不长期的,不大量的,用正确的方法烹饪蕨菜食用,还是一道美味佳肴呢。
以上是我对蕨菜体会,不当之处请见谅。
其他网友观点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容我先纠正哈题主对问题的表述。题主的问题说的是蕨菜,图片却是薇菜。薇菜虽属蕨类,但比蕨菜更要稀少珍贵,也比蕨菜更好吃。一般在山林里,蕨菜一般是成片生长,而薇菜只是零星存在,数量很少。刚出土的薇菜是这样子的(如图),
焯水后是这样子的,
食用方法:将新鲜薇菜焯水后撕开,在凉水中浸泡三天,水要一日一换,然后捞出凉拌或炒食,也可晒干后保存。
蕨菜和薇菜成草对比图片:
我所知道的蕨菜有三种:绿蕨菜、红蕨菜和水蕨菜。
绿蕨菜图片
红蕨菜图片
水蕨菜图片
在咱们陇南乡村,无论薇菜或是蕨菜都是野生的山珍,因而它们深受全国各地食客们的追捧喜爱,陇南农村人也靠这些个自然宝贝增收致富。
其他网友观点首先感谢你来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在农村,一到春天,山上就会长出一种叫“蕨菜”的美食,很多人对蕨菜情有独钟,特别是到了三月份,蕨菜上市,脆嫩的蕨菜用沸水清焯,再淋上蒜油,令人胃口大开。
野生蕨菜尽量采摘那些绒毛少或是无绒毛的品种,那些绒毛对人体消化道有刺激,部分人群还可能对其过敏;蕨菜要嫩的才多肉多汁,吃起来才爽脆可口,所以,要在嫩芽的叶子还没有展开的时候采集蕨菜,这样的蕨菜枝叶纤维还没有老化。新鲜的蕨菜含有很多的营养元素,比如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等等。另外它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并且每100克蕨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0
蕨菜,俗称“山野菜之王”,这是因为它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用功能。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能清肠排毒。蕨菜根中含有一种高级淀粉,除开炒食用外,还可以药用。蕨菜叶子中的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蕨菜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蕨菜能清肠排毒,蕨菜对痢疾、腹泻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山里的蕨菜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你不认识,还是需要有经验的老百姓带你采摘比较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其他网友观点蕨菜在我家乡得很,和腊肉一起抄来吃味道好得很。蕨菜又称吉祥菜,长寿菜,是野生植物,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家种菜的营养高出几倍到几十倍。
每年春天,萌芽出头的新蕨菜,三到五天就可以采摘,这个时候的最嫩最好吃。但是现在电视台报道蕨菜中含有一种名为PT有害物质含量极微,所以蕨菜采摘后,最好用盐腌制两次,这时候就能把大部分的pt破坏掉,也就无害了,
蕨类还含有过敏物质,多吃会引起头痛,蕨类也含有致癌物质,不适合多吃。
其他网友观点能吃也挺好吃的。再玩以后焯一下水。味道相当不错。
其他网友观点这种蕨菜也能吃,只不过山里最好吃的蕨菜不是这种。
山里蕨菜有很多种,按各地的称呼习惯,叫法又不同。有甜蕨、苦蕨、反蕨、水蕨等等。言下之意,甜蕨虽然不是甜的,但没有异味。苦蕨也不是苦的,但有涩味,难吃,若果非要吃,得另行加工处理才能吃。反蕨亦然。
至于,题主说的这种蕨菜,当然也能吃。在广东有种说法,湿气重。这种蕨菜煲汤喝就能祛湿,而且还吃得很粗糙。不用怎么处理,只要洗干净后,用大锅熬煮就直接喝,不过在煮的过程中,要加些祛湿药材。
我们家就经常吃这种蕨菜。不过要另行加工处理,吃起来才没有异味。首先,蕨菜一打回来,就用锅把它煮一下,半生不熟就捡起来,煮过火会太烂。然后放在凉水里浸泡,泡上两三天后,洗干净就可以当菜一样炒熟就可以吃了。最好放些配料,如猪肉、辣椒、西红柿、香料之类。也可以用猪骨煲汤喝,这是最好的祛湿方法。广东人叫老火靓汤,经常煲汤喝,这种蕨菜汤经常少不了。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喝这种骨头汤的人群是有选择的。有过痛风的人喝不得,如同灵丹妙药一般,忒灵,一喝,必痛无疑。当然,对于痛风人来说,也不仅仅是这种汤,凡是老火靓汤都如此灵验。
总之,这种蕨菜能吃。不仅能吃,还能入药,也能发病。所以,要慎用慎吃。
其他网友观点东北叫鸡毛翎子,有毒!厂蕨菜是孢子植物,单棵,当年生。鸡毛翎子是多年生草本。
其他网友观点能吃,而且超级好吃。
很多网上说,蕨菜不能吃,含有致癌物,因此,我特意去查了一下。确实,蕨菜里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东西,它是一种致癌物。原蕨苷是一种2B类致癌物,从这种评判标准我们就可以得知,这种物质的致癌性其实是比较小的,这比我们吃垃圾食品致癌的几率要小得多得多,比那些农药浸泡的瓜果蔬菜要健康得多,要吃到致癌,可能要每天都把蕨菜当饭吃,顿顿吃,致癌几率才大吧。蕨菜是一种野菜,几乎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跟一般的野菜一样,算是一种山珍吧,颜值高,味道好,反正我的家里人都特别喜欢吃,凉拌着吃,炒腊肉吃,剁成泥吃,怎么吃都好吃。当然,蕨菜也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蕨菜有不同的吃法。我们的祖祖辈辈一直在吃,也没听说过谁因此得了癌症啊,反而常吃野菜的人活得更长久。
所以啊,喜欢吃蕨菜的人,不知道能不能吃的人,我觉得可以放心大胆的吃,毕竟听说了那么多癌症的例子,也没有哪个是因为吃蕨菜得癌症的吧?反正我挺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