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從小生長在平原的我們來說,初上高原,充滿了好奇與不安。帶著對自我的挑戰(zhàn),8月12日,我們從深圳出發(fā)。
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清澈的高原,一路感受高山、峽谷、大江、河流、雪山、草甸、冰川、湖泊給我們帶來的一次次視覺的沖擊和對大自然美的感嘆。
川藏公路(318國道)因沿線自然景觀豐富,民族風情濃郁而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很榮幸,在公司的組織下,我們也踏上了這條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
藏區(qū),有人說是天堂,有人說是世外挑源,也有人說那是一方凈土是一生必去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向夢中的圣地出發(fā)吧!夏季開車走川藏線,山下開空調(diào),山頂穿棉襖,一天過四季。川藏線每一段的景色都不相同,既有高山峽谷、雪山湖泊,又有遼闊草原、茂密森林,而且很多漂亮的風景就在公路邊上,根本不用買門票,隨手一拍都是一幅美景。
西藏的天是那么藍。藍得讓你感覺到它的高深莫測,藍得讓你感覺到它的平易近人。沒有語言能形容它的色質(zhì),沉靜的、純粹的藍,猶如寶石,猶如碧玉。置身這種藍的溫情中,心就如嬰孩一樣,享受著母愛,享受著呵護,享受著夢。也許一朵云的映襯,會讓你覺出藍的深邃;也許一座山峰的突兀,會讓你覺出藍的幽謐;也許一陣雪雨的驟然而至,會讓你覺出藍的變幻;藍是那么寧靜,那么深沉。
西藏的山是神秘而圣潔的。高原托起的探入藍天的長劍,很少讓人目睹到雪山的容顏。輕薄的云霧是它們的面紗,濃厚的云霧是它們的裙裾。白天黑夜,它們從不露出面孔,保持著神秘莫測。它們的威嚴與溫和,它們的雄壯與秀麗,它們的宏偉與端莊,它們的冷酷與多情,構(gòu)成了雪峰變幻多姿的神態(tài),。雪是它們頭頂?shù)墓鸸?,云是它們頭頂?shù)幕ōh(huán)。我不禁想,這也許是天與地的溝通方式。藍天擁抱著雪峰,雪峰支撐著藍天,在云霧繚繞之中,天與地的信息交流,就在親密的相擁中傳遞完成。
西藏的湖是那么清。清得讓你看見納入它懷中的一切,牧場牛羊、云影天光,甚至靈魂。到處是雪融化形成的溪流,到處是江河的源頭。在納木措,你不敢想象,這就是青藏高原。咸咸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水天相接,輕輕的波浪推動著細細的綿沙,拍打著礫岸,親切如親人的愛撫。只有那冰涼的湖水會讓你覺出這不是海的夢景。納木措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國面積第二大的咸水湖,念青唐古拉山是她的伴旅,與她終生相守。據(jù)當?shù)夭刈逋v,納木措湖水具有神奇的魔力,若用湖水洗臉洗手,可使皮膚潤澤、面容清秀。遠處的卡若拉山,在云霧間與她默默相望。站在峰頭向下望去,納木措宛然熟睡的少女,靜臥于翠碧的山野之中,山巒倒影,云影飛翅,清晰可見。
雪山、碧水、白云、藍天,青草、牧場、牛羊、炊煙,這和諧的畫卷,真是難以用語言描繪。在藍天與湖水之間,雪峰和白云、飛鳥和神鷹就成了多情的女子。它們一會兒在天上,一會兒在水中,游弋于水天之間,無法選擇自己的方向、歸宿。它們這樣游移不定,只是為得到兩份情,兩份緣。在雪山與湖水之間,牧場和青草、牛羊和炊煙點綴了高原勃勃的生機,它們隨著季節(jié),往復變幻,回還遷徙,細小的花展示的是生生不息。雪山滋潤著湖水,湖水擁抱著藍天,藍天呵護著草場,草場養(yǎng)育著牛羊……誰不會為這天成的和諧與美陶醉?
西藏的人是那么虔誠。在西藏,我才知道信仰對于一個人,一個民族是多么重要。那些幾十里、幾百里叩著長頭,去布達拉宮朝覲的人總是讓我崇敬,他們的意志、毅力、信心、決心、行動讓我感到吃驚。我相信,在云的深處,在我們的頭頂,在天上,在我們的心中,佛的光芒展示了呼喚、昭示與力量。那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的轉(zhuǎn)經(jīng)筒,那刻滿箴言的瑪尼堆,那迎風獵獵的五彩經(jīng)幡,那圣潔的白塔,那能給予人幸福與吉祥的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以一種莫名的形式,放射著光芒,潛入我的意識,我的靈魂。
在大昭寺,很多人在那兒朝拜,有個女孩兒隨著她母親也加入行列。孩子只有五、六歲,她還沒有學會叩拜姿勢,當她匍匐在地伸展雙臂向前合掌時,由于重心不穩(wěn)往左邊滾倒了,但她的雙臂仍然伸的那么直,那么努力向前。年輕女人微笑著,并沒有責備,只是用眼神鼓勵孩子重新去完成自己的動作。我疑心,孩子只是在玩,但從女人堅定的目光中,我知道,孩子并不是玩,她是真正在接受長輩傳遞的民族精神,她要學會的是靈魂中對于佛的信仰與供奉。
在西藏,最讓我感動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他們對這片土地倍加呵護,是對自然索取最少的民族。他們對自己的家園給予了神圣維護,神山圣水,在西藏人的心中,那是不可褻瀆,至高無上的。因為他們知道,脆弱的生態(tài)是經(jīng)不起一點不敬的。他們自由地生活,沒有欲望,心靈是那么純潔與平靜,他們終生祈禱,尋求生活的安康、吉祥、幸福,他們在今生付出了愛與仁慈,在來世寄托了緣與夢想,他們執(zhí)著地追求,追求佛光普照的世界,追求天堂。